化脓性上颌窦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只有医生和病人想到一起了,才是最好的结果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dy
我们讲治病有三种境界。哪三种境界呢?第一是求真。科学是求真,科学在医学中有局限性,医学靠科学不能完全搞定,还靠什么?靠人文来补充。用什么药治什么病,看什么指标就诊断什么病,不是绝对的。科学和医学有差别。科学追求纯粹性、明晰性、精准性。爱因斯坦早就说过,科学追求这三个性是以牺牲完整性为代价的,所以科学求真了不一定务实,局部或微观或瞬时的求真,对整体的人有时并不是务实的。第二是求善。什么叫善呢?医生对病人的呵护,病人对医生的尊重。第三是求美。要把医术当成艺术来做,医生上班了,做艺术去了,病人来治病,享受艺术来了。医院多少医生做到了善与美?善与美才是医学的本质,才是人性的体现。我们给病人治病,没有做到善与美,那就是忽视了病人作为人的人性,也忽视了自己作为医生的人性。你只是用冷冰冰的手术刀、机器或药片给病人治病,使医学失去了温度,你就像在治疗牲口。半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,叫“百米长廊的遐想”:病人被推进手术室,常常要通过约一百米长的过道。一百个病人,一百个想法;一百个医生,一百个想法。什么是最好的结果?只有医生和病人想到一起了,才是最好的结果,否则都不是!现在有多少医生和病人想到一起了?比如,有个大老板,被推进去前,他想,谁知道能不能出来呢?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,那么拼干啥?第二个病人想,我还有点私房钱,没告诉太太,不告诉她,万一出不来,不就成银行的吗?告诉她,万一出来了呢?第三个病人想,我还没给医生送红包呢,谁知他进去是长切短切,快切慢切,是自己切还是让徒弟切呢?医生应该怎么想?对第一个病人,“老兄,你这一刀早晚要挨的,晚挨不如早挨。你前半辈子挣了钱,现在能治好,得恭喜你!”对第二个病人,“你不是有点私房钱没告诉太太,害怕出不来吗?你写一个信封吧,账号放在里头交给我呀!”“那不成了你的吗?”“你让太太找我取呀”“万一我出来了呢?”“出来后你再写一封信,我把这封信还给你”,“写什么?”“Iloveyou”。太太收到这封信,有多感动,生死关头,把剩余的一点钱全交给你,对你多么爱,今后对他还那么抠吗?对第三个病人,“你不是没给我送红包吗?我告诉你,我们医生缺的不是这个,缺的是朋友,有了朋友一切都有”。如果病人都成了自己的朋友,还怕一旦缺吃缺穿吗?好医生不收红包,只有差的医生,他不行,收点是点。“你把生命交给了我,我俩成了生死朋友,我一定好好给你做,做成功。如有所闪失,请在奈何桥边等着我。如果成功了,我俩大千世界潇洒走一回”。这样的病人,肯定心理稳定,血压正常,出凝血机制正常,一定恢复最好。你知道吗?一个带着抑郁的心情接受手术,据说体内有25种蛋白质发生变化,产生*素,把血抽出来打给老鼠,老鼠急得蹦蹦跳。所以,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,只根据指南,照葫芦画瓢不是好医生。医生要懂心理学,懂人文,因为我们是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。大家很关心体检指标,但不一定千篇一律。指标有时顶用,多数不能说明根本问题。人不是靠一个指标来决定的。有的人指标好好的,他就是不舒服,说他不应该不舒服,指标正常的,结果“嘣”一声跳楼了,跳楼后马上抽血,指标还是正常的!但有人呢,好多指标都异常,他老去打麻将,还赢了。说你回来,把指标调整后再去打,结果他回不去了,回去了赢不了了。我的血糖一直接近7毫摩尔,根据过去的标准,6以上就是糖尿病。但我其他指标都正常,他们要我降,我就不降。我妈给的7,把我调到5,就讲不了这个课了。我66岁了嘴巴还好用,全靠这个7啊。大卡车怎么只加小轿车那点油呢?医院有个内分泌教授挺有意思,给我写了一封信,“樊院长,我们太爱你了,但你一定要承认自己是糖尿病。”“我其他都正常啊”,“那就是变异型糖尿病”,“我小时就这样”,“那就是小儿变异型糖尿病”,“小儿变异型糖尿病是什么?”“血糖高一点,其实没病”。现在美国看大家都高,已把标准调到了7,我终于回到了正常。但问题又来了,我的血压是/80,是正常的。过去美国高血压标准是/90以上,现在调到/80就是高血压,我血压又不正常了,怎么办,你懂的。过度诊断还可表现在影像检查上。拍胸片看到什么阴影就是癌吗?去年春节,有一个人痰中带血,咳血了,按电影逻辑,基本上离死不远了。他还右上胸痛,在右上胸部那个地方,CT发现一个阴影,拿到全国的肺癌专家看,80%以上是肺癌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!要切掉。这对我来说,很纠结,切不切呢?因为这个病人不是别人,就是我自己。吓死宝宝了!但我就不相信。第一,我痰中带血,不是咳出来的,而是我倒吸进去的,我有右上颌窦炎;第二,右上胸痛有压痛,是咳嗽咳的;第三,肺有阴影是右上肺炎恢复期结果;第四,我不抽烟,凭什么抽烟不得癌,偏偏我不抽烟得癌啊,这不可能。诊断疾病是各种因素在一起整合考虑。但我不能告诉妻子,她是皮肤科教授,肯定找医生给我挖了,挖出来正常还皆大欢喜。有的手术开进去后小病灶找不到,索性把肺叶全切了,切出来正常也皆大欢喜。我要开2万人的大会,不能告诉组织;我女儿怀孕了,也不能告诉她。我就吃几片抗生素,自己挺。你要知道我是一个医生,意味着什么?挺几天一下扩散了,就没有我了。几个月过去,4月29号,大会开完了,事业做成了,没过几天女儿生产了,姥爷当上了,再去一查,肿瘤消失了。其实现在看到的肺结节,95%以上与肺癌无关,但目前解决的办法:一是切,二是查。三个月查一次CT,相当于60张X光片的照射剂量,一年四次,四六二百四十张!如果还不是癌,明年再查一次!还不是,再查一次!最后,终于是了!听懂了吗?最后讲一个例子,一个老太太65岁,肝功不好,吃了二十几万元的保肝药,全国各地都跑遍了,查不清楚。专医院,点名要我看。第四*医院是连续九年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专科。我现在一般不看门诊,也不做内镜,我的责任是带出一批教授。我的工作重点是他们看不好、看不了的病人,当然这是好难好难的。我一般查房前第一天要跟病人交流,做到胸中有数。一定要查到这个疾病昨天的进展。第二天带着教授及学生们进去。一开门,65岁一个老太太。我说:“你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”,“你咋知道?”“你现在还很漂亮,65岁了一根白头发都没有”。“我染的”,“在哪染”,“地摊买的药水染的,一月两次”。我说病因清楚了,教科书没有的,明天回家治疗。三个方法:第一,停掉染发;第二,停掉所有保肝药;第三,跟丈夫一起吃平常饭。天后来看我。三个月后她来了,所有的头发全白了,但肝功好了。她还有心理问题,说这个白发不漂亮,我说你把它全剃了,带一个黑假发不就行了。什么问题?染发染的!一个月两次,刚好一点又来一次,还吃大量的保肝药,所有保肝药都伤肝。用的是地摊那个劣质染发液,染时还带一个帽子,然后烤电,头发根都是铅和汞。头发是空的,跟身体血管相连,我们查血铅,不就是剪几根头发去查吗?这个劣质染发油,它能把白发染成黑发,就一定会把你的红肝染成黑肝。所以,樊代明的一句话值20万元,还治好一个病人喽。这样的病人在中国没有万也有10万人,在座的就有,你染它干啥?白发代表成熟,白头到老嘛,对不对?在座的如果找不到工作,告诉你们一个绝招,没学医的也成,你在本地城市摆一个地摊,打一个锦旗,上写“专治原因不明的肝功损害”,来了病人你就问,“你染发不?”我在试图改变大家对健康的观念。我们要搞整体整合医学,具体到养老,就是整合健康学。要将信息、技术、资源、人才等进行整合,这样就不会再出现,一个有8种慢性病的老年病人住院求医,8个专科病的医生来诊治,每个医生也许都让他吃一份维生素的尴尬局面了。现代医学现状要有一个革命性的转变,中国人要有一个准备好了的养老,快乐安度晚年,而不是收拾残局,在各种病痛中艰难度日。不是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*昏”,应该是“虽已近*昏,夕阳无限好”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